記得小時候家裏弟妹常流鼻血,老祖母就說,小孩子屁股三把火,是因為火氣大才會流鼻血,老祖母就說要煮一個雞蛋,蛋煮熟了之候要放在水杠內過夜,然後再剝去外殼後食用,幾次後流鼻血的毛病就會好,延用此法至今仍然有人在流傳,其原理至今還是不很清楚。
流鼻血對孩童來說就像膝蓋擦破皮一樣的平常,幾乎很多小孩多有過流鼻血的經驗。有九成以上的病例是起因於鼻孔上方約零點六公分處,相當於鼻子中線的分隔部份的小血管破裂,這些小血管、微血管只要稍微碰擊就很容易破裂。當破裂痊癒後會形成一個痂,這個痂會因為摩擦或挖鼻孔而容易再出血。不過,有一些疾病會使流鼻血更容易發生,如過敏性鼻炎或感冒會使鼻內的血管腫脹;熱空氣會使鼻黏膜乾燥;打噴涕、咳嗽及擤鼻涕過度用力;孩子摩擦鼻子─尤其是在夜裏睡著之後。
孩子在家中流鼻血時應當學會如何自行止血、保持冷靜、直坐、張開嘴巴、抬高頭以減低血壓,並以拇指及食指中指捏住鼻子下半部;約五至十分鐘後就可以血液就會凝結而達到止血功效。要注意:一、不要只捏住鼻孔,而應該要壓住整個鼻子軟的部份,否則只會阻止血的去路,使鼻血回流的喉嚨;二、不要叫孩子躺下來;三、保持冷靜並安慰孩子。四、不要以棉花或紗布包紮鼻子。平常若是有鼻過敏或感冒者,應找醫師治療,如此才能根本改善流鼻血的症狀。
(吳龍源
醫師1998,04,18 )